2009年7月26日 星期日

閉上眼去觀照萬物吧!



本文作者/厄尼斯特‧科茲(Ernest Kurtz)、凱薩琳‧凱遜(Katherine Ketcham)
摘自<誰能寫出玫瑰的味道?>

猶太智者伊茨查克(Levi Yitzchok)有一回撞見一個人在禁食日的第一天吃東西。「你一定忘了今天是禁食的第一天。」他說。「不!」那人回答,「我知道今天是禁食日。」「噢!你生病了,你的醫生叫你不要禁食。」智者說。「不,我健康得很!」那人回答。智者抬頭望向天,「看看的孩子何等可貴,親愛的上帝,我提供了充分的藉口給他台階下,但是他拒絕說謊,雖然這會讓他被定罪。」
也許有人會說,這人太頑固、叛逆了!然而伊茨查克看到好的一面,這讓他感覺到猶太弟兄般的情誼,或是這樣的情誼讓他看到好的一面?又或這兩者被更早之前的經驗所影響著?
「經驗」這兩個字說的是整體,看見(seeing)、感受(feeling)和意願(willing)的整體。經驗不僅是感受,因為它也牽涉到認知;經驗不僅是看見,因為它包含知識和認識;經驗不只知道還是實踐;經驗不是觀察生命而是活出生命,熱愛生命也被生命所愛。
有時人們認為靈性主要是「感受」(一剎那的光輝、溫暖的歸屬感)或「意願」(自願的行為),然而在靈性經歷的三個主要元素中,「看見」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即使伊茨查克能夠看見好的一面是因為他感受到弟兄情誼,他還得先認出對方是猶太人。我們必須先學會「看待事物的方式」,就像耶穌會的神父高薩德堅持以靈性故事來教導他十八世紀的見習修士。
高薩德並不是指用肉眼來看,而是一種內在的視野——看到整體而不是部分。這樣的「所見」經常與「所想」混淆,然而這兩者完全不同——事實上,想太多反而會讓我們「看不見」,「當我不再想了,我開始看見。」梭羅寫道;中國的禪宗大師神會這樣說:「見無物即是真見常見。」
神會的觀察提醒我們要小心「看見」的比喻,他的「看見」指的是體驗,不單是眼睛,還是所有的感官,「在說故事和聽故事中感受靈性」這樣的經驗提醒我們「聽」在所有的感官中的位置,誠如哲學家葛達瑪(Hans Georg Gadamer)所觀察到的:「看與聽不同,你可以不去看,但你不可能不去聽……聽是一種歸屬,一種從耳朵進到心裡的歸屬感。」
人們常常忘記「聽」也和親密感有關。
有位婚姻觸礁的人來尋求忠告,大師對他說:「你必須學習傾聽你的妻子。」
這人牢記在心,一個月後回來,他說他有聽妻子所說的每句話。
大師笑笑說:「現在回家去吧!聽聽你妻子沒說的。」
特別在東方探索靈性的傳統,常常強調味覺與嗅覺,因為它們也是「視野」的一部分,回想大師請門徒將玫瑰花香變成文字的故事,「每個門徒都沉默不語。」也許正因為味覺和嗅覺是無法言喻的──經驗無法轉化為文字──「甜」(sweetness)這樣的感受經常被拿來企圖捕捉靈性的體驗。同時是精神醫師和東正教智者的托爾斯基(Abraham Twerski)這樣解釋哈薩那(Rosh Hashanah)的禱告「美好而甜蜜的一年」。
「美好」(good)可以用頭腦來理解,但是「甜蜜」(sweet)是一個連小孩都能體會的感覺,我們向上帝祈求單純的良善,單純到不只有信仰虔誠的人而是所有的人都可以體會那種「甜美」的良善,「請賜給我們單純的良善,甜美一如蜂蜜。」
逾越節(編按:意為神的審判越過我們,典故見《出埃及記》十二章)晚餐的苦菜和甜酒讓我們想到相關的故事和儀式,無酵餅、繞著餐桌唱聖歌──這樣的儀式傳達了猶太逾越節的經驗。東正教的猶太人哥德曼(Ari Goldman)發現下面這個解釋傳達了可蘭經對回教徒的意義。
當一個男孩四歲四個月又四天,他打扮得像個小新郎到學校背誦他的第一篇可蘭經,這篇可蘭經用蜂蜜寫在石板上,在男孩熟背之後,蜂蜜溶化在水中,他喝掉這甜蜜的經文成了靈性與身體的養份。
類似的感受充斥在希臘和蘇俄的東正教的傳統中,用華麗的聖袍、濃郁的香氣、沾了蜂蜜的麵包來比喻靈性的豐富感受甚至特別喜歡使用像味道(savor)和風味(flavor)等字眼來來感受無法定義的靈性本質,另外「飢渴」(thirst and hunger)這樣的詞彙也不斷重複出現。嗅覺、味覺、視覺和聽覺……靈性經驗包含了這全部的感覺,甚至更多,事實上,靈性經驗最接近觸覺,因最終觸覺是一種動作,是一種意識到存在的「位覺」(sense of the positioning)——呈現在不同的宗教中如哈西德教派的搖晃、佛教的蓮花坐、回教的朝跪(聖地麥加)、基督徒的跪禱。姿態——一種身體的態度——反映了內在的態度,也象徵內在的體驗。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熱情需要你的全然投入

作者/大衛.瑞斯比, 仙蒂.麥卡妮
摘自《活出熱情

熱情需要你的全然投入──它不是一個可以給予或你碰巧能得到的東西。它是活生生的;一種圍繞著選擇與放下的生活方式,同時能呈現你這個人最深刻的本質。
這反映出此一定義是我們了解的基礎:我們認為熱情是心靈想要表達時的壓力。
在現今忙碌的世界,我們通常不會停下來思索心靈的議題,更不用說我們個人的心靈旅程了。很多人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和心靈的關係,縱然心靈是生命與熱情的泉源。我們的心靈原本就是我們和真實自我最深的連結。自我不斷追求完整而獨到的表達。心靈對表達的渴望是至死方休,也許超越了死亡。
你或許可以把心靈看作是你的各種可能性的組合──是尚未全然顯露出來、有著獨特結構的星座圖。也許這類似一朵花的種子所含有的「藍圖」。就如一粒種子正在等待適合的條件,好讓它活出那生命的藍圖,長成獨一無二、它天生就該有的樣子。你的心靈就是你的本質,是你專屬的藍圖,等著要全然呈現出來。
追求熱情的欲望
我們認為「慾望」是心靈對表達的渴望。我們每個人的出生像一束火焰,有如一股「生命能量」的爆裂,帶著巨大潛能的振動。這股壓抑不住的能量刺激每個人去表達自我:我們活動、學習、長大、變成現在的我。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著慾望。
「慾望」一詞經常被看作「性興奮」的同義詞,不過慾望確實有更深、更豐富的涵義。從詞源學的角度來看,慾望的意思是「來自星宿」,反映出一個古老的信仰,人的命運是由天上的星宿決定。
人們生來就是要表達,要伸出雙手去探求──或許最終就是要把手伸向群星!最近《國家地理雜誌》有篇關於腦部研究的文章指出:「小嬰兒從出生時就開始尋找」。伸手去探求是人類生命中與生俱來的能力。去探求就是活著。
最近我們看到一張相當令人震驚的照片,是外科醫生為一個二十一週大、得了脊裂症的胎兒進行手術。外科醫生在母親的子宮上開了一個小口,這樣他才能對胎兒做手術。外科醫生的手很自然地放在子宮的小開口上,這時攝影機很神奇地拍到胎兒的手從那個開口的地方伸出來,抓住了外科醫生的一個手指。這個小嬰兒伸出手來抓住了一根手指!這一個極為突出的影像,說明了人類無法否定的慾望,甚至在胎兒尚未出生的階段,就會伸手出來做接觸了。
然後,一個剛會爬的小嬰兒,會以最快的速度爬過地板去拿他想要的東西。在跟這個東西糾纏撕咬了幾個月之後,他們會去找尋更新奇的東西。所有疲憊不堪的父母都會證實,小娃娃們擁有巨大的動力和能量。
伸手探求是慾望的同義詞。你做事情不需要被推動。你是帶著這份與生俱來的「慾望」,帶著這把生命之火而誕生人世。你的心靈會伸出手來,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抓住機會去表達,我們都會以充滿能量的方式表達自我,像太陽放射出光芒,證實自己的存在。在逐漸成熟的過程中,我們之中大多數人因為無法再像過去一樣感受到那種有活力的振動而覺得不快樂。許多人常感到空虛或單調,若再加深這種感覺,就會變得憂鬱或絕望。就是這種無法言喻、想要「更多一些」的渴望,激發了我們對熱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