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生活是我們的導師


Paul Ferrini 著, 周玲瑩 譯 ,若水修訂

Life is our teacher and we can learn from whatever it brings us. Of course, we don't always like what shows up.
生活是我們的導師,我們可以從發生的任何事情當中學習。當然,我們未必喜歡所遭遇的那些事情。

When life asks us to go deeper in our understanding and compassion, we don't always want to do it. We are satisfied with the level that we have.
當生活要求我們走入更深的領悟和悲憫時,我們常心有不甘,寧願安於現狀。

We can protest our marching orders when we get them, but that won't stop us from marching. We don't get to say "no" to our life.
我們聽到前進的號令,當然可以抗議,但我們依舊被推著前進,無法對我們的生活說:「不」。

The healing and redemptive power of experience lies in its ability to help us access and give birth to the deepest part of ourselves. That is why spiritual challenges are a necessary part of growth.
經驗裡的治癒和拯救力量,在於它有能力幫我們進入並激起自己最深的那一部份。這就是為何心靈的挑戰是成長必要的一部份。

不再眷戀故事


作者:Paul Ferrini
譯者:周玲瑩


當我說:「接納你自己」時,我的意思是要你「徹底地自我接納」。
換言之,你必須心甘情願地捨棄「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的那些故事,並放下你相信自己無法快樂的所有理由。
徹底地自我接納,是打從內心更深處去認識自己、重視自己。
我正在要求你做的,其實很簡單,卻又很大膽:放下「舊的你」,以便「新的你」得以誕生。
「舊的你」是由你和別人聯手打造出來關於你的一堆故事,它們全都不是真的,卻讓你終生不快樂。所以,放下它們吧!
卸下層層的包裝紙和櫥窗的裝飾品,讓自己雙手空空,亳無遮掩地進入《真正的快樂》這本書,以你此刻的真相進來吧!
你在這裡用不上那些包裝的!

魯米之詩:客棧 


做人就像是一家客棧  
每個早晨,
都是一位新來的客人    


喜悦、沮喪、卑鄙  
一瞬的覺悟來臨  
就像一個意外的訪客    

歡迎和招待每一位客人!  
即使他們是一群悲傷之徒  
来掃蕩你的客房  
將家具一掃而光  
但你要款待每一位賓客  
他或許會為你打掃  
并帶來新的喜悦     

如果是陰暗的思想、 羞恥和怨恨  
你也要在門口笑臉相迎  
邀請他們進來    

無論誰來,都要感激  
因為每一位都是  
由世外派來  
指引你的向導

魯米之詩:孩子


一個懷抱嬰兒的婦人說,跟我們說說“孩子”吧。
他說: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是生命對自己的渴望。
他們經你所生,卻不是從你所出,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能給他們你的思想,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你的房裡可以住著他們的身體,
卻住不了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住在明日之屋,你無法拜訪,即使是在夢中。
你可以努力去像他們,但不要想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退,也不會駐足昨日。
你是弓,子女是從你身上射出去的活生生的箭。
弓箭手看到在無窮路徑上的記號,用祂的氣力彎曲你這支弓,
希望祂的箭能射得有快有遠。
愉悅地屈服在神的手中吧;因為正如祂愛那飛馳的箭,同樣祂也愛那穩定的弓。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現在你的心靈需要什么?

文/張春源 (摘自星洲日報)

20-30 歲的心靈需要冒險創造
20-30歲的你,有著一股非常充滿及有待一觸即發的能量。這時候你開始對這五花八門的社會感到好奇,期待趕快雙腳踏出家門檻,在這片土地上去冒險及創造屬于自己的夢想。冒險是這個年紀唯一成長的方式。冒險具有天真、敞開和接受性的特質,像個丟失了地圖的探險家,勇于接受前面未知所帶給你的挑戰。當這冒險的能量能夠充分使出來,你將會變得越來越有創造性,因為越能求冒險的人,相對的外在挑戰就越能激發出內在創造的潛能。創造并不需要去當一個藝術家,它只需要你透過心靈,去做你愛做的事,并高高興興地、純粹地去做。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冒險是否能滿足你對生命的好奇,而你的創造是否能帶給你活力和愛。即使吃一頓飯,也可以很創意、也可以可很冒險,比如說吃一些不太敢吃的東西,或者比如說用筷子吃榴蓮... ...也許如此生活就會有許多樂趣及很好玩的東西了。
建議為你心靈加油的書籍:《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30-40歲的心靈需要覺知
30-40歲的你,也許你正為生活忙得不可開交。許多問題如:工作、人際關系、人生方向等,有如排山倒海般,一波接著一波地沖向你。這時,也許你開始透不過氣來了,漸漸地你好像不再是清醒的過生活,而是哪兒起火、哪兒滅火像個專解決問題的機械人。沒錯,這時的你也許變得很有效率,隨時隨地去迎戰接踵而來的問題。可笑的是,我們幾乎看不出來大部分的問題都是自己制造出來的,然后我們迷失在為自己精心設計的迷宮圖。在這自個兒放火救火的循環模式中,你漸漸養成自動化的機械性動作,最后變成一副機器了,生命也變成一片死寂。若你想再度活回來,唯有醒過來,光是心臟跳不算是活的!清醒的人,在吃東西的時候,是全然享受的吃,身心靈都和諧的做這個吃的動作。清醒的人,不會像丟垃圾的樣子將食物胡亂拋給身體,填飽就算。清醒的人,絕對不會制造問題給自己,因為他很清楚自己的每一個行為。記得喔,你是活出你的生活,而不是讓生活來活你!
建議為你心靈加油的書籍:《當下的力量》

40-50歲的心靈需要接納信任
40-50歲的你,40大關也許對你來說是一個沖擊,因為許多變化好像越來越顯著了。眼睛開始老花了、記憶開始消退了、體力開始不如以往了、皮膚出現老人斑了…… ,內心隱隱約約擔憂起來。甚至當你聽到某某朋友體內膽固醇指數和血壓升高了,又某某人身體出狀況了等等,內在的焦慮的鐘敲得越來越響了。這時,你開始覺得許多東西不由得你去掌控。雖然你之前想盡辦法延緩老化、保持體力,可是歲月偏偏就是不賣你的賬。無常是這個年紀要學懂的事。要搞懂它,首先你須要學習接納。去接納身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不逃避、不指責、不抱怨,就只是接受,接受它的發生,并信任所有發生的事,將會帶給你心靈此時此刻所需要的成長訊息。要做到這點,你必須徹頭徹尾地信任你的生命,因為生命是愛。我們感到痛苦和恐懼,最大的原因是與事實抗爭,覺得受害。我們不是常勸人說世間沒有一件事有義務滿足你心意的嗎?可是當事情發生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就會覺得這句話很刺耳。來吧,做事實的情人去吧!
建議為你心靈加油的書籍:《一念之轉》

50-60歲的心靈需要放手平靜
50-60歲的你,忙了半個世紀,開始漸漸地平穩下來。由于奮戰了幾十個年頭,肩上的包袱扛上不少,一包一包的好似身上經年累月累計多年的贅肉和脂肪,好不沉重!悄悄地告訴你一個秘密:你執意扛這么多東西在你的肩上,是因為你覺得你很重要!然而事實是這世界沒有了你,還是一樣有白天和黑夜。所以,你須要學習放手,放下多余的負擔、放下控制他人的欲望、放下可以讓他人去做的任務、放下自以為自已才能干得好的事、放下剝奪他人學習成長的權利,總之放下不屬于自己的事!當你放下了,你會品嘗到平靜的汁液,因為這些許許多多你放下的事,不會在你的耳邊嘰哩咕嚕了。別再扛了,你扛的多數是別人的東西,將它們還給他們,他們就會從中學習而成長,他們會很感激你的放手。所以,當你給出去了,你就輕了,就像天使般,輕輕盈盈的。胖腫的天使是絕對飛不起,也不太可能幫助他人,因為自己沒有能力飛起來。
建議為你心靈加油的書籍:《寬恕就是愛》

60歲以上的心靈需要游戲慶祝
60歲以上的你,若你還在這世間的話,你應該為你剩余的生命天天慶祝。你不覺得是嗎?人生能夠走到這里,不容易也不簡單。半個世紀前,你汲汲營營忙碌一生,面對了多少險惡,也越過了許多風波,險象環生,很難輕松笑看人生。這時,你該將生命看成一種游戲,像小孩在沙灘上嬉戲、蓋城堡和拾貝殼,成天嘻嘻哈哈的。你可以透過這游戲心態的品質,去歡慶和欣賞你的生命成果。若你不覺得有什么好慶祝的話,至少去慶祝你現在是活的!別笑喔,想想有多少人想要多掙一點時間看世界時,死神已經在他面前擋住他的視線了。你說還活著的你是不是該慶祝一番?當你對生命的歡慶度越來越敞開時,你的歡笑聲就會越來越大,你的內心就會越來越輕松,幾乎失去重量,頓時世界就不再嚴肅了。其實,生命就是一個慶典,不是嗎?可是我們需要等上幾十年后,才能搞懂這件事!天呀!
建議為你心靈加油的書籍:《蘇菲靈性之舞》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內心空虛 與 神聖自性


文/周玲瑩(摘自http://www.accim.org/)

颱風來襲,有時狂風大雨、有時卻是放晴,天氣詭異得很,我們這群愛玩的人絲毫不受影響,依舊開著休旅車追逐秀山麗水。

強風不斷拍打車身,雨刷不停清洗前窗,好友說的話斷斷續續傳入耳畔,似有若無,突然她的一句話讓我整個人好像被電到一般。「你知道嗎?雖然,我身邊不乏一群朋友,但內心總感到空空如也。」

「心空」,不少朋友曾發出類似的感嘆,我也曾陷入類似的不安裡,經她一挑,我忍不住問他:「你所說的『心空空如也』,是什麼意思?」「每當朋友讚美我,我就快樂得飄飄欲仙,可是,當別人給我臉色看或說出不中聽的話,我就難過得如同墜入深淵裡。有時候,一天之內連續洗了好幾次的三溫暖,冷熱變化相差很大,好像完全無法自已作主,任人擺佈,失去了自己,整個人空空如也。」

瞥見他緊鎖的雙眉,我反問自己:「此刻,我心空嗎?」出乎預料的,我感受到的不是空,而是有某個東西存在於心裡。這一發現,讓我正襟危坐起來,不知何來的靈感,我突然體會到那正是我苦苦找尋的「神聖自性」。此時,我才明白這些年傻乎乎地跟隨【奇蹟課程】學習,是在學什麼?而且,也才明白「神聖自性」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

在現實生活裡,別人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莫不牽動我的情緒,自己心中無主地隨著別人起舞,任何風吹草動都使我們驚恐害怕,失落生命方向,站不穩生命腳步。所以,當我怨怪別人害我失去了自己時,其實是,在這之前,我早已先失去了自己。

【奇蹟課程】第1~34課,教我們觀看自己的想法如何隨別人舞動,並把想法的真正主人 - 「我」找回來。從第35課開始,則一課課、慢慢地教導我們進一步找回真正的我,它是非常神聖的,是蒙受祝福的上主之子,是世界之光。然而,這些對我們而言,是多麼地陌生至無法相信的地步,畢竟從小就與小我培養出難兄難弟的患難真情,所以一要操練這些「神聖自性」課程,便常常不由自主地睡著了。

睡著、醒來、再操練,日子便一天天地過去,我一課課傻傻地練習,也一課課與它們苦鬥。每當與別人或自己衝突時,我明白那是因為我尚未找到真正的自己,246課對這現象說得很清楚:「我若存心傷害上主之子,願我不致認為自己還能知道天父或是我自性的真相。」此時,我當然也無法感受266課所說的「上主之子,我神聖的自性就住在你內」。

雖然,第292課說:「萬物肯定會有個幸福結局」,讓我感到心安。而且,第301課說:「上主將親自拭去所有的淚痕」,我為此感到一陣辛酸與溫暖,因為並不知道上主是否真正存在,便不由自主地湧現莫名的辛酸,但又多麼期待祂能存在且拭去所有淚痕後帶給我溫暖。

這一切的拉踞戰,沒想到在323課「我樂於犧牲恐懼」劃上了暫時的休止符,讓我終於稍喘一口氣。

「恐懼」是上主要求愛子的唯一「犧牲」,而犧牲是我擅長的老把戲之一。當我從生活事件當中看到內心的恐懼時,便質疑它的真實性,藉以犧牲這些恐懼。幸好有這一質疑,我才有機會看到恐懼大都是來自自己對事件的錯誤詮釋。

然而,有些時候,我相信我看到的是事實,而非錯誤的詮釋,那是因為我還在恐懼中,還在過往的傷害裡。這恐懼、傷害緊黏著我,並深深地滲入我的骨肉裡,使我無法看出自己究竟做出什麼錯誤的解釋。此時,我把自己全然交託出去,「請求」宇宙更大的力量、更高的智慧來幫助我。

「請求」,幫助我的身心得以放鬆下來,不再像以往那麼緊繃,並感受到【寬恕十二招】所說的:「請求,等於邀請聖靈幫助你以不同的眼光來看事情。也等於邀請你的兄弟姊妹以愛和接納來滋潤你的生命。」因此,看事情的眼光逐漸由恐懼慢慢轉成愛與接納,並在與別人或自己有所衝突時,似乎看到我的「神聖自性」在對方或自己身上,頑皮地對我眨眨眼、扮鬼臉,彷彿對我說:「安啦!你別自己嚇自己,你看到的祗不過是幻相而已。」

「奇蹟,並不是創造,也不是對眼前事物作任何改變,而只是注視那片慘境,並提醒心靈:眼前景象都是虛妄的。」雖然如此,然而,唯有我們從弟兄身上認出每個人內在早已擁有的「神聖自性」,並把它視為暗夜星空中指引我們回家的北極星,我們才有可能在走偏之時,仍能老神在在地把眼前景象視為虛妄的。這景象正如

【奇蹟課程】所說的:
「不論你遇到什麼人,應記得這一神聖的會晤。
你如何看他,你就會如何看自己。你如何待他,你就會如何待自己。
在他身上,你不是找到自己,就是失去自己。」

不再把能量耗於自我防衛或保護上


Paul Ferrini 著,, 周玲瑩 譯 ,若水修訂

只要我們不再把能量耗於自我防衛或保護上,我們就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我們敲過卻始終未開的門,如今已自動地向我們開啟,一度閃躲我們的美好良機,如今迎向我們並握手言歡。

When we stop putting energy into defending or protecting ourselves from life, we liberate an unbelievable amount of energy.
Doors that we once knocked on in vain now spontaneously open to us. Opportunities that once recoiled from us now walk up to us and shake us by the hand.



(摘自www.accim.org)